锦鲤的繁殖和选别,这些干货必须要收藏

各位鱼友,时下正值繁殖的季节,选别是锦鲤繁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,选别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半年池扬的收成。说起选别,那自然要从繁殖说起了。锦鲤的繁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,具有较强的专业性。

用于繁殖的亲鱼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精心的培育,特别是选择亲鱼时,首先应确定亲鱼的血统,也就是亲鱼的父母是否有良好的体型、优良的质地,以及抗病力的强弱等。其次,要看亲鱼本身的素质了,一定要选择健康的,体型、质地、花纹都非常出色的锦鲤。

最后,亲鱼的体长和年龄问题也不容忽视,一般情况下,雌鱼4-10岁,体长在65厘米以上;雄鱼3-8岁,体长50厘米以上都可作为亲鱼。通常,雄鱼两岁,雌鱼三岁达到性成熟,如作为亲鱼应各再长大一年较好。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下垂,头部看起来发圆;雄鱼瘦长,胸鳍主鳍条变粗,额部稍突起,会出现“追星”。

(追鱼)

繁殖

繁殖前要将亲鱼配组。一般雌鱼和雄鱼以1:1,1:2或1:3的比例配组,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配组特点,每种亲本组合都有不同的效果,不仅优秀率不同,父性遗传和母性遗传的表现率也不同。

(配组)

以红白为例,大致有两种情况:一是重叠原则,即两条中等花纹的种鱼配组;二是互补原则,即大花纹与小花纹配组。当然,其中还有一些因素影响配组效果,如果实际配组后的效果好,就保留此配组,来年继续使用,否则就更新或淘汰。

(配组)

亲本锦鲤选择后,要分开单独培育。在23-27℃水温时,亲鱼的摄食量最好,每日可投喂三次饵料,包括少量蔬菜,以20分钟吃完为准。亲鱼的饵料要求营养丰富,以胚芽料为主,可以搭配蝉蛹以增加营养。

锦鲤每年产卵一次,每年的4到6月份,水温在18℃左右时,锦鲤可自然繁殖,性成熟的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,促进雌鱼产卵。此时,放入鱼卵附着物,雌鱼就会在清晨或上午产卵,每次产卵量约20-40万粒。取出鱼卵附着物,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缸或池中孵化,水温20℃时,四天即可自然孵出鱼苗。

(产卵)

关于选别

选别的次数一般在孵化后的三个月要进行三、四回,依照品种区分时间各有所不同。第一次的选别以昭和三色为最早,大约出生后三天就可以开始进行,而红白一般是在出生后三十至三十五天才开始做第一次的选别工作。选别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要把畸形或鳍腐病导致下巴往上跷,或是发育显著迟缓、体形有问题的幼鱼淘汰掉。

(红白一选)

红白的选别,有些鱼友在孵化后30天,平均大约在孵化后40天施行,性急者在孵化后25天就开始第一次筛选。第一次选别时,原则上将不成红白者先行废弃。也就是说红白的头一次选别,目的在于除去不良品,淘汰全红、全白的约有80~90%,这个过程是个体力活,缺少乐趣。

(红白一选)

第二次选别通常在头一次选别后10-15日进行,一般仅能留存10~15%而已。这个时候,可以大概看出红白的模样,将模样差的、绯盘分布不匀的淘汰。红白相较其他两个品种较稳定,所以在选别的时候尽可能的把不需要的淘汰掉。

(红白二次选别)

大正三色没有红白那么稳定,而且又多了墨黑色,相比红白选别的难度就大的多了。头一次选别,通常在孵化后25天进行,原则上要放弃不成大正三色者,具体地说即红、白、黑三色未有齐备者不入选。

(大正二次选别)

大致上具有绯盘及墨而稍有见到白地者可以留存,但最近大正三色混入红白的血统,后代也会出现红白,所以没有墨黑的仔鱼也要留存,即使如此,也已经淘汰90%以上了。

第二次选别可在其后的5~10天进行,虽仅隔10天,但绯盘已相当明显。至于墨质,应将过浓和过于分散、头部有墨黑纹者等等予以淘汰。所以二次选别后留存率只有1%了。

昭和三色的选别是始于“黑子筛选”。筛选黑子是等鱼苗吃尽脐囊而开始觅食时,在其将要吃饲料之前黑子的体长约1厘米时,敏捷进行。黑子出现率很高,如果有高达30%以上的黑子,那么筛选黑子就无法一天完成,此时应加通并静置至隔天继续作业。

昭和三色与红白不同,质好的体弱有先死、先减少的倾向,以金字塔形状而言,三角形顶上部分的优良品会先淘汰,所以有人说:“如果已死了30%,其余就全部放弃为妙。”第二次选别安排在50-60天之后,选出黑地之中有白地而略见绯盘者。

(昭和二次选别)

昭和三色变化多端,所以选别的时候要求可以适当放松一些,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昭和三色中出现红白鱼苗,除了极少数留存外一般都淘汰掉。

注意事项:

选别的最盛时期通常在6~7月炎热的季节里,常常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作业中途水温上升而导致幼鱼死亡,所以必须要有周全的准备才可以开始作业。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选别的前一天就必须开始停粮,而且选出来的幼鱼不可以让阳光直接照射,所以必须注意应需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作业。

还没有评论。

发表评论